初一周记写中秋的

投稿用户: 时间: 浏览:

以中秋节为题的周记700字

例如:

初一周记写中秋的

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。

在家乡,弄不清是哪里哪年哪代传下来的有中秋节吃粽子的风俗。

小时候,如盼着过年一样盼着过中秋节,原因是想融入明亮而热闹的夜晚和吃那可口的粽子。

每到中秋节前两天,家家户户都在水缸上架根铁棒什么的,然后把糯米稻草放到上面烧,烧后的灰则顺势掉落到水缸里,等到灰满水缸,让它泡两天。直到农历八月十四的下午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淘米洗棕叶动手包粽子。粽子的包法真是够讲究的了,它要求”包得稳、扎得紧、角分明“。看那足有15厘米宽大长长的棕叶,必须是新鲜的,摘回来后只能用清水漂洗,淘洗糯米必须是用泡过稻草灰后滤干净而黑亮黑亮的水,否则包出的粽子颜色不黄不中看,吃起来味道也是淡淡的。粽子的四个角哪怕有一个角不分明都要受到一番奚落而返工。粽子的个儿也够大的,在我们家乡,一斤糯米充其量只能包出两到三个粽子。有些特色粽子里面还会掺些不同的肉类、花生米、板栗等什么的,其味吃起来怎么形容好都不过分。

小时候也曾试着学包过粽子,尽管大人们耐心地教,但因为劲小,包出来的粽子都要大人返工,到稍大一些了,却要离开家修自己的学业去了,所以包粽子的技艺一直没有学到手。每年过中秋节,我们小孩都只能围着大人叫快点包好。但再快,一家人说说笑笑嘻嘻闹闹忙东忙西的也要三、四个小时后才能包好,而粽子真正出锅,却要到中秋节的早晨四点以后。因为要贪第一个吃粽子,许多小孩都几乎养成了不吃到粽子不睡觉的习惯。大人也理解这种奢望,但又怕小孩干等着急,于是就都把小孩哄出去玩家家。等到时候差不多了,嘿!风景这边独好,大人找小孩的尖叫声,小孩的应答声此起彼伏,宛如田间里的青蛙奏着欢快的乐曲。

其实,粽子的吃法一样地也有讲究。刚出锅的粽子尽管香喷可口,但不宜多吃。记得刚上学那一会儿过中秋节,我吵着一口气吃了四个刚出锅的热粽子,经验老到的父亲再怎么劝我也没劝得住。结果连续两天没有吃东西,胃里还咕噜咕噜地闹了几天,从此再也不敢贪吃了。

童年的中秋节,不知过了多少个不眠而快乐的夜晚。时过境迁,多少往事都已处在朦胧之中几乎淡忘,唯有那香喷喷的粽子,还时常浮在眼前。

初一中秋周记

中秋节

四季轮流,时间滴溜溜的转,转着转着,不经意就转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。

中秋节拾着夏的岁末,迎着秋的惬意潸然而至,似时钟滴答、滴答、滴答、送走了夏的繁忙炙热,迎来了秋的清新凉爽,也迎来中秋节。

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至今流传多少年,我不大清楚。只知道在远古就有“秋暮夕月”的习惯,尊月为神,设香案,焚香祭拜。

相传,在古代齐国,有一位女子长得很丑,但他从小就养成习惯祭拜月神,无形之中也兼修了良好品德。因此,被选入了宫中,可惜没有被宠幸,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祭拜月神。在某年的八月十五夜,皇帝雅兴所至,来观赏月亮,偶然见到了她,陡觉她美艳出众,动了宠爱之心,三千众爱聚一身,把她立为皇后。或许,就是传说中秋节的由来。

不过在我们家乡听老人说:在**开天,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日出日落,把万物蒸烤的像火一样,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一遍火海,无法生存。这时,多亏有一位名叫后羿年青人,他力大无穷,并且具有超强的射箭本能,他决定把天上多出的九个太阳射下来。于是,他就登上最高昆仑山,拉弓搭箭,嗖嗖嗖……连射九下,多出的九个太阳,应声而下。天上就只剩留一个太阳,万物得以生存,人们得以安宁。

后羿因射太阳而得名,受到人们的推崇,也赢得年轻漂亮嫦娥的芳心,于是两个有情人就结为夫妻,他们恩恩爱爱幸福的生活。后羿喜欢广交朋友,一起去打猎。由于后羿的名气太大,有许多人拜他为师,学习射箭技艺。自然就有些奸诈邪恶小人蒙混过关的混进来,其中有一位叫蓬蒙的小人拜后羿为师,就是这个小人害了嫦娥。

有一天,后羿上山打猎,偶然碰到了王母娘娘。王母娘娘看后羿射太阳有功,救人们于火海之中,就赐他一粒仙丹,吃下可以成仙。后羿接过仙丹,刚放到嘴里,突然想起心爱的娇妻——嫦娥,赶忙把仙丹吐出来。回到了家里,后羿就把仙丹的事告诉了嫦娥,跟嫦娥一起商量,最终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。仙丹只一粒,两人只一人能成仙,万般无奈,后羿和嫦娥就把仙丹藏起来。这事被小人蓬蒙知道了。一天,后羿带着徒弟们上山打猎,蓬蒙装着有病,推说不去。等后羿他们走了,蓬蒙就提剑威逼嫦娥交出仙丹,嫦娥实在没有办法,索性就把仙丹吞下。自然,就变成了仙女,飞上了天空。嫦娥实在不忍离开后羿,就选离地球最近的月亮居住。晚上,后羿打猎回来,听说嫦娥被蓬蒙逼着吞下了仙丹,已飞上了天空。万般愤怒,欲杀小人蓬蒙,可他早就逃了。后羿悲愤欲绝,捶胸顿足,欲哭无泪。由于太想妻子了,后羿在晚上,遥望月亮哭泣,哭着哭着,就跟着月亮跑,跑着跑着,好像看到了嫦娥在月亮里晃来晃去,似乎也在对他哭泣。但毕竟天地两隔,又如何能见面?后羿为了表达他那份相思,在月圆时,设香案,摆上嫦娥最爱吃的瓜果,他也独自斟酒,边饮边对月长叹,诉说离别之苦。后来,这事传了出去,人们纷纷仿效。据说,嫦娥在八月十五夜,在广寒宫遥望大家,人们也能看到嫦娥。好像就有了八月十五夜,人们观月、赏月、吃月饼的习俗了。

其实,赏月在唐朝就盛行了,有诗为证:李白的《月下独酌》,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饮成三人”。杜甫的《八月十五夜月》,“满月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。转蓬行地远,攀桂仰天高。水路疑霜雪,林栖见羽毛。此时瞻白兔,直欲数秋毫”。常建的《十五夜望月》,“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”!张九龄的《望月怀远》,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!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”。白居易的《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》,“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花边。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头水馆前。西北望向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昨风一吹无人会,今夜清光似往年。”……这些都是唐人在赏月时,有感而发,写下了千古名句,书写了月亮之美、之白,美如素,白如练。

至于八月十五夜吃月饼,最早是在南宋,虽然那时品类不是很多,不像今天品类之盛,繁不胜举,至少在那时已有月饼。在民间,大家以月饼相赠,有一种懵懂的寓意,就是,取月饼为团圆之义。其实,吃月饼真正的盛行,还是在明初。当时朱元璋起兵反元,元朝官兵又查得很严,朱元璋要联络各路起义将领,消息又送不出去。十万火急关头,多亏军事刘伯温,他想了一条妙计,把消息藏在月饼里面,议定八月十五夜起义反元。由于消息准确无误的送出去,起义相当的顺利,不久,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,起义成功。后来,朱元璋就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,并赐一些月饼、糕点给大臣和百姓。这样,吃月饼在明朝就盛行了,从皇宫贵戚,官宦士大夫,富贾乡绅,平明百姓大家都纷纷在八月十五夜吃月饼、赏月。

中秋节里的“中秋”一词,最早出于《周礼》,我国古代历法,一年分为四季,一季分为三个月,三个月分别命为孟、仲、季。因此,在秋季的第二个月,被称为“仲秋”,又因农历的八月十五为中旬,故称为“中秋”了。据史记记载,古代帝皇祭月节为农历八月十五,又恰巧在三秋之半,故名叫中秋节。可能,中秋节也是缘袭着古代帝皇祭月节而来吧。

如今,中秋节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节日,不单是为了远古流传下来节日,把她继承,把她传承,还是的的确确不能缺少的节日。一年,除了过年,端午,就仅剩下中秋节了。端午是为了纪念士大夫屈原,而中秋节实属为节日,仅次于过年。因为中秋节也有团圆之意,并以吃月饼取团圆之义,跟北方人过年必须吃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是一样的寓意。而吃月饼、赏月更富有情趣、诗意、温馨,虽说她次于过年,实则胜过过年。你想一家老少,在自家的院子里,摆上一张桌子,搁上几把椅子,大家围着桌子坐着,吃着月饼,饮着酒,聊着天,叙着家常,好不温馨,观赏着圆圆的月亮,眼见一家人团团圆圆,这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吗?望那遥远的天穹悬挂着圆月,银白色的光芒照耀在庭院里,散射着皎洁雪白的光芒,如同父辈眼里慈祥爱意的光芒,照耀着家家户户。今夜,大家与月共欢,把盏同饮,同庆此刻;今夜,大家与月共舞,拥抱离别之苦,同聚团圆之夜;今夜,大家与月共眠,沐浴亲情,同赏天伦之乐。这不正是天涯一家亲,共赏天伦之乐吗?

而今,中秋节已被定为法定节日,远在天边的游子,远在天边的亲人,都可以借现代文明交通之便利,穿越在高速运转磁悬浮列车之时空。只要你愿意,无论你在哪里,都可以轻松欢快的回到家里,与亲人共度节日,欢庆喜悦,浸沁温馨,共度月圆之夜,赏月与吃月饼之幸福;尽赏月圆月满,饼圆人圆,花好。不像苏东波在中秋之夜忆舍**由之痛苦,因而写下了千古绝唱《水调个头》: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惟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。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。在中秋佳节,在月圆之夜,苏东波却不能跟他的兄弟在一起,只能孤独自斟自饮,难免不悲痛伤怀,浮想联翩,追忆过往,因而写下了传世流芳的佳作,那像现在,是信息高速发达运转的时代,有程控电话,手机,互联网,想家人了,随便挂一个电话,就能听到亲人的声音,如果还是觉得不那么亲切,就可以打开互联网,开通视屏,面对面的聊,近在屏前,实则远在天边。那里会像苏东波数年不见兄弟面,只有书信稀疏来往,略知兄弟是否安好。

愿今年的中秋节,愿所有的人,花好,月圆,人更圆;共度今宵,不眠今夜,同庆中秋,赏月团圆,年年今日……

诗意中秋

今天是八月十五,中秋节。

中秋的前两天,天气出奇的热,夜晚,一轮明月高悬天空,我想今年中秋的夜晚应该是有月可赏了。但天公不作美,到了中秋时候,天气突然变化,那轮盼望已久的明月不知隐藏到宇宙中什么地方去了。心中有着几许失落。

不管你高兴与否,中秋的夜晚还是如约似的准时而来了!既然眼前无月可赏,那就走进诗词的中秋,与先人们作一番神交吧!

千百年来,文人墨客对中秋是情有独钟,留下了许许多多吟咏中秋的诗词,那真是不可胜数!如果要把这些诗词排个顺序的话,我估计排在第一位的十有八九当是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。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唱吧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,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。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,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),即丙辰年的中秋节,为作者醉后抒情,怀念弟弟苏辙之作。

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,侧重写天上。开篇“明月几时有”一句,借用李白“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”诗意,通过向青天发问,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。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”以下数句,笔势夭矫回折,跌宕多彩。它说明作者在“出世”与“入世”,亦即“退”与“进”、“仕”与“隐”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。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,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、进行的探索,气势不凡,突兀挺拔。“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”几句,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,寄寓着作者出世、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。“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”,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,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、热爱人间的感情。

下片融写实为写意,化景物为情思,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,侧重写人间。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”三句,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,由月引出人,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。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”两句,承“照无眠”而下,笔致淋漓顿挫,表面上是恼月照人,增人“月圆人不圆”的怅恨,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,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。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三句,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,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,形成了一种洒脱、旷达的襟怀,齐庞辱,忘得失,超然物外,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、不平,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,视为一体,求得安慰。结尾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,幸福的生活的向往,既富于哲理,又饱含感情。

苏轼的《水调歌头(明月几时有)》之所能传诵千古,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有三个方面:第一、由于它高旷的胸襟、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,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,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;第二、所抒写的“此事古难全”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、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;第三、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兄弟的界限,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们的共同希望。

只要有中秋这个节日存在,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就会被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永远地吟唱下去!

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,除了苏轼,我就特别喜欢辛弃疾。

辛弃疾的《木兰花慢·可怜今夕月》可以说是他吟咏中秋月的代表作了。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、去悠悠?是别有人间,那边才见,光影东头?是天外空汗漫,但长风浩浩送中秋?飞镜无根谁系?姮娥不嫁谁留?谓经海底问无由,恍惚使人愁。怕万里长鲸,纵横触破,玉殿琼楼。虾蟆故堪浴水,问云何玉兔解沉浮?若道都齐无恙,云何渐渐如钩?辛弃疾这首词别开生面,从“送月”这一新的角度,探讨了词人朦胧猜想到的,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宇宙观,是一首想象奇、构思新颖的送月词。送月,怎么送法呢?本词与一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不同,既不思乡吊人,也不怀古伤今,而是把握黎明前刹那间的月景,仿照屈原《天问》的写法,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比喻交织在一起,对月亮提出一系列的疑问,给人以特别的美的感受!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说:“稼轩中秋饮酒达旦,用《天问》体作《木兰花慢》以送月曰:‘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,去悠悠?是别有人间,那边才见,光影东头?’词人想象,直悟月轮绕地之理,与科学家密合,可谓神悟!”在宋代词人中,辛弃疾一向被推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。所谓“豪”,就是豪纵跌宕,横绝古今;所谓“放”,就是雄放恣肆,别开天地。辛弃疾的词,的确达了这种境界。他这首用《天问》体写的词,通篇设问,一问到底,这在宋词中是一创格,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、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。它打破了词的上下片的界限,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。词的用韵也完全适应豪纵激宕的感情,读起来一气贯注,势如破竹。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,使词这种形式更能挥洒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,给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。并且,这首词还有其另外一层含义,即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思。在这首词中,作者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,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,“怕万里长鲸,纵横触破,玉殿琼楼”,强烈地透露出作者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,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,寓意深刻。当然,喜欢辛弃疾,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词,更是他通过他的词所表达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!

提起李白,只要有点中国文化学识的人都知晓他的大名,他是唐朝三大代表诗人之一,被后来的人们称为“诗仙”,阅读他的诗歌,可以激发你满身的豪气,如“抑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,“天生我才必有用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等,在他的咏月中《把酒问月》最具有代表性。

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

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!

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
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。

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。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,从多侧面、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,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、人生短促的慨叹,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。

全诗十六句,每四句一换韵。悠悠万古,长存不变的明月,是永恒时空里的奇迹,常常引起人类的无限遐思。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,以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,极有气势。诗人停杯沉思,颇有几分醉意,仰望苍冥发问道:这亘古如斯的明月,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?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,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,"停杯"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。三四句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。古往今来,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,但皆是徒然,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

辉普照尘世,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。两句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、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,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。"皎如"两句极写月色之美。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,月亮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,散射出清澄的光辉,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。诗人以“飞镜”为譬,以“丹阙”、“绿烟”为衬,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动人,光彩夺目。“但见”二句,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。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,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,如此循环不已,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。两句中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,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深沉叹惋。“嫦娥”两句驰骋想象,就月中的白兔、嫦娥发问,是诗人的第二次问月。白兔在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,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,到底谁来陪伴她呢?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,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的情怀。“今人”两句,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。“今人不见古时月”,实际是在说“今人不见古时人”;“今月曾经照古人”意味着“古月依然照今人”。明月万古如一,而人类世代更替,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,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。结尾四句收束上文,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。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,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,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,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!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,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,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。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,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,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,在瞬间把握永恒。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,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,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。

全诗感情饱满奔放,语言流畅自然,极富回环错综之美。其立意上承屈原的《天问》,下启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。情理并茂,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
中秋咏月的诗词实在是太多太多了,阳春白雪,下里巴人,那真是应有尽有。由于我们第一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,知识储备不同,文学素养不同,你都能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找到你心仪的所在。朋友们,如果是因为天公不作美你与明月无缘,抑或是你因为特殊情况你无法去欣赏那一轮明月,那就请你走进诗词中,与先人一道作一番神交吧!

借用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的结尾与大家共勉: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!

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。根据史籍的记载,“中秋”一词最早出现在《周礼》一书中。到魏晋时,有“谕尚书镇牛淆,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”的记载。直到唐朝初年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。《唐书·太宗记》记载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与元旦齐名,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

根据我国的历法,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,为秋季的第二个月,称为“仲秋”,而八月十五又在“仲秋”之中,所以称“中秋”。中秋节有许多别称:因节期在八月十五,所以称“八月节”、“八月半”;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“月”进行的,所以又俗称“月节”“月夕”;中秋节月亮圆满,象征团圆,因而又叫“团圆节”。在唐朝,中秋节还被称为“端正月”。关于“团圆节”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。《西湖游览志余》中说:“八月十五谓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送,取团圆之意”。《帝京景物略》中也说:“八月十五祭月,其饼必圆,分瓜必牙错,瓣刻如莲花。”

适逢中秋之夜,我仰望天空,望见一轮圆月,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,天空中有层层清云,如烟似雾,弥蒙在月光下。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,牵于二者之间,淡淡的点上一圈,既不喧宾夺主,又有万般娇态。

有人说,新月似芽,半月如瓢,圆月如西子之明眸。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,实为不妥,谚语有“八月十五云遮月”之说。云生月隐,神秘、迷离。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,却独具情调。

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,听她讲古老的传说;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。不过,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。这才是真实的接触,是老朋友的祝福。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,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,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,感受“月中清露点朝夜”。

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《中秋对月》中“直到天头无尽处,不曾私照一人家”的诗句,也曾看过李白《峨眉山月歌》中“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”的绝对,还有朱自清先生的《荷塘月色》。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,《峨眉山月歌》抒发对故友的思念,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。他们均写月,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,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,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。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、温柔、恬静的象征。尤其是中秋圆月,多少诗人睹物生情,写下传世之作;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。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,我记起台湾的地震,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,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。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。她,繁忙的信差,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。那么,原来思念、温柔、美好、恬静的象征中,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,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,想到明天的美好。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,但却更能唤起联想——在困难之时,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,给你帮助和温暖。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,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——人性。大海纳百川,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,在她的温柔恬静中,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,化成云雾环绕其周。这是意境,注入新象征的意境。

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,冲刷掉世间的不平。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,朋友,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,畅想明天,畅想属于自己的“心月”吧。

请采纳答案,支持我一下。

初一 中秋有感 800字 周记 初一

中秋节

四季轮流,时间滴溜溜的转,转着转着,不经意就转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。

中秋节拾着夏的岁末,迎着秋的惬意潸然而至,似时钟滴答、滴答、滴答、送走了夏的繁忙炙热,迎来了秋的清新凉爽,也迎来中秋节。

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至今流传多少年,我不大清楚。只知道在远古就有“秋暮夕月”的习惯,尊月为神,设香案,焚香祭拜。

相传,在古代齐国,有一位女子长得很丑,但他从小就养成习惯祭拜月神,无形之中也兼修了良好品德。因此,被选入了宫中,可惜没有被宠幸,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祭拜月神。在某年的八月十五夜,皇帝雅兴所至,来观赏月亮,偶然见到了她,陡觉她美艳出众,动了宠爱之心,三千众爱聚一身,把她立为皇后。或许,就是传说中秋节的由来。

不过在我们家乡听老人说:在**开天,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日出日落,把万物蒸烤的像火一样,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一遍火海,无法生存。这时,多亏有一位名叫后羿年青人,他力大无穷,并且具有超强的射箭本能,他决定把天上多出的九个太阳射下来。于是,他就登上最高昆仑山,拉弓搭箭,嗖嗖嗖……连射九下,多出的九个太阳,应声而下。天上就只剩留一个太阳,万物得以生存,人们得以安宁。

后羿因射太阳而得名,受到人们的推崇,也赢得年轻漂亮嫦娥的芳心,于是两个有情人就结为夫妻,他们恩恩爱爱幸福的生活。后羿喜欢广交朋友,一起去打猎。由于后羿的名气太大,有许多人拜他为师,学习射箭技艺。自然就有些奸诈邪恶小人蒙混过关的混进来,其中有一位叫蓬蒙的小人拜后羿为师,就是这个小人害了嫦娥。

有一天,后羿上山打猎,偶然碰到了王母娘娘。王母娘娘看后羿射太阳有功,救人们于火海之中,就赐他一粒仙丹,吃下可以成仙。后羿接过仙丹,刚放到嘴里,突然想起心爱的娇妻——嫦娥,赶忙把仙丹吐出来。回到了家里,后羿就把仙丹的事告诉了嫦娥,跟嫦娥一起商量,最终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。仙丹只一粒,两人只一人能成仙,万般无奈,后羿和嫦娥就把仙丹藏起来。这事被小人蓬蒙知道了。一天,后羿带着徒弟们上山打猎,蓬蒙装着有病,推说不去。等后羿他们走了,蓬蒙就提剑威逼嫦娥交出仙丹,嫦娥实在没有办法,索性就把仙丹吞下。自然,就变成了仙女,飞上了天空。嫦娥实在不忍离开后羿,就选离地球最近的月亮居住。晚上,后羿打猎回来,听说嫦娥被蓬蒙逼着吞下了仙丹,已飞上了天空。万般愤怒,欲杀小人蓬蒙,可他早就逃了。后羿悲愤欲绝,捶胸顿足,欲哭无泪。由于太想妻子了,后羿在晚上,遥望月亮哭泣,哭着哭着,就跟着月亮跑,跑着跑着,好像看到了嫦娥在月亮里晃来晃去,似乎也在对他哭泣。但毕竟天地两隔,又如何能见面?后羿为了表达他那份相思,在月圆时,设香案,摆上嫦娥最爱吃的瓜果,他也独自斟酒,边饮边对月长叹,诉说离别之苦。后来,这事传了出去,人们纷纷仿效。据说,嫦娥在八月十五夜,在广寒宫遥望大家,人们也能看到嫦娥。好像就有了八月十五夜,人们观月、赏月、吃月饼的习俗了。

其实,赏月在唐朝就盛行了,有诗为证:李白的《月下独酌》,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饮成三人”。杜甫的《八月十五夜月》,“满月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。转蓬行地远,攀桂仰天高。水路疑霜雪,林栖见羽毛。此时瞻白兔,直欲数秋毫”。常建的《十五夜望月》,“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”!张九龄的《望月怀远》,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!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”。白居易的《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》,“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花边。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头水馆前。西北望向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昨风一吹无人会,今夜清光似往年。”……这些都是唐人在赏月时,有感而发,写下了千古名句,书写了月亮之美、之白,美如素,白如练。

至于八月十五夜吃月饼,最早是在南宋,虽然那时品类不是很多,不像今天品类之盛,繁不胜举,至少在那时已有月饼。在民间,大家以月饼相赠,有一种懵懂的寓意,就是,取月饼为团圆之义。其实,吃月饼真正的盛行,还是在明初。当时朱元璋起兵反元,元朝官兵又查得很严,朱元璋要联络各路起义将领,消息又送不出去。十万火急关头,多亏军事刘伯温,他想了一条妙计,把消息藏在月饼里面,议定八月十五夜起义反元。由于消息准确无误的送出去,起义相当的顺利,不久,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,起义成功。后来,朱元璋就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,并赐一些月饼、糕点给大臣和百姓。这样,吃月饼在明朝就盛行了,从皇宫贵戚,官宦士大夫,富贾乡绅,平明百姓大家都纷纷在八月十五夜吃月饼、赏月。

中秋节里的“中秋”一词,最早出于《周礼》,我国古代历法,一年分为四季,一季分为三个月,三个月分别命为孟、仲、季。因此,在秋季的第二个月,被称为“仲秋”,又因农历的八月十五为中旬,故称为“中秋”了。据史记记载,古代帝皇祭月节为农历八月十五,又恰巧在三秋之半,故名叫中秋节。可能,中秋节也是缘袭着古代帝皇祭月节而来吧。

如今,中秋节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节日,不单是为了远古流传下来节日,把她继承,把她传承,还是的的确确不能缺少的节日。一年,除了过年,端午,就仅剩下中秋节了。端午是为了纪念士大夫屈原,而中秋节实属为节日,仅次于过年。因为中秋节也有团圆之意,并以吃月饼取团圆之义,跟北方人过年必须吃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是一样的寓意。而吃月饼、赏月更富有情趣、诗意、温馨,虽说她次于过年,实则胜过过年。你想一家老少,在自家的院子里,摆上一张桌子,搁上几把椅子,大家围着桌子坐着,吃着月饼,饮着酒,聊着天,叙着家常,好不温馨,观赏着圆圆的月亮,眼见一家人团团圆圆,这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吗?望那遥远的天穹悬挂着圆月,银白色的光芒照耀在庭院里,散射着皎洁雪白的光芒,如同父辈眼里慈祥爱意的光芒,照耀着家家户户。今夜,大家与月共欢,把盏同饮,同庆此刻;今夜,大家与月共舞,拥抱离别之苦,同聚团圆之夜;今夜,大家与月共眠,沐浴亲情,同赏天伦之乐。这不正是天涯一家亲,共赏天伦之乐吗?

而今,中秋节已被定为法定节日,远在天边的游子,远在天边的亲人,都可以借现代文明交通之便利,穿越在高速运转磁悬浮列车之时空。只要你愿意,无论你在哪里,都可以轻松欢快的回到家里,与亲人共度节日,欢庆喜悦,浸沁温馨,共度月圆之夜,赏月与吃月饼之幸福;尽赏月圆月满,饼圆人圆,花好。不像苏东波在中秋之夜忆舍**由之痛苦,因而写下了千古绝唱《水调个头》: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惟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。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。在中秋佳节,在月圆之夜,苏东波却不能跟他的兄弟在一起,只能孤独自斟自饮,难免不悲痛伤怀,浮想联翩,追忆过往,因而写下了传世流芳的佳作,那像现在,是信息高速发达运转的时代,有程控电话,手机,互联网,想家人了,随便挂一个电话,就能听到亲人的声音,如果还是觉得不那么亲切,就可以打开互联网,开通视屏,面对面的聊,近在屏前,实则远在天边。那里会像苏东波数年不见兄弟面,只有书信稀疏来往,略知兄弟是否安好。

愿今年的中秋节,愿所有的人,花好,月圆,人更圆;共度今宵,不眠今夜,同庆中秋,赏月团圆,年年今日……

诗意中秋

今天是八月十五,中秋节。

中秋的前两天,天气出奇的热,夜晚,一轮明月高悬天空,我想今年中秋的夜晚应该是有月可赏了。但天公不作美,到了中秋时候,天气突然变化,那轮盼望已久的明月不知隐藏到宇宙中什么地方去了。心中有着几许失落。

不管你高兴与否,中秋的夜晚还是如约似的准时而来了!既然眼前无月可赏,那就走进诗词的中秋,与先人们作一番神交吧!

千百年来,文人墨客对中秋是情有独钟,留下了许许多多吟咏中秋的诗词,那真是不可胜数!如果要把这些诗词排个顺序的话,我估计排在第一位的十有八九当是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。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唱吧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,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。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,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),即丙辰年的中秋节,为作者醉后抒情,怀念弟弟苏辙之作。

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,侧重写天上。开篇“明月几时有”一句,借用李白“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”诗意,通过向青天发问,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。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”以下数句,笔势夭矫回折,跌宕多彩。它说明作者在“出世”与“入世”,亦即“退”与“进”、“仕”与“隐”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。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,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、进行的探索,气势不凡,突兀挺拔。“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”几句,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,寄寓着作者出世、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。“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”,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,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、热爱人间的感情。

下片融写实为写意,化景物为情思,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,侧重写人间。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”三句,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,由月引出人,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。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”两句,承“照无眠”而下,笔致淋漓顿挫,表面上是恼月照人,增人“月圆人不圆”的怅恨,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,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。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三句,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,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,形成了一种洒脱、旷达的襟怀,齐庞辱,忘得失,超然物外,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、不平,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,视为一体,求得安慰。结尾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,幸福的生活的向往,既富于哲理,又饱含感情。

苏轼的《水调歌头(明月几时有)》之所能传诵千古,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有三个方面:第一、由于它高旷的胸襟、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,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,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;第二、所抒写的“此事古难全”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、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;第三、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兄弟的界限,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们的共同希望。

只要有中秋这个节日存在,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就会被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永远地吟唱下去!

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,除了苏轼,我就特别喜欢辛弃疾。

辛弃疾的《木兰花慢·可怜今夕月》可以说是他吟咏中秋月的代表作了。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、去悠悠?是别有人间,那边才见,光影东头?是天外空汗漫,但长风浩浩送中秋?飞镜无根谁系?姮娥不嫁谁留?谓经海底问无由,恍惚使人愁。怕万里长鲸,纵横触破,玉殿琼楼。虾蟆故堪浴水,问云何玉兔解沉浮?若道都齐无恙,云何渐渐如钩?辛弃疾这首词别开生面,从“送月”这一新的角度,探讨了词人朦胧猜想到的,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宇宙观,是一首想象奇、构思新颖的送月词。送月,怎么送法呢?本词与一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不同,既不思乡吊人,也不怀古伤今,而是把握黎明前刹那间的月景,仿照屈原《天问》的写法,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比喻交织在一起,对月亮提出一系列的疑问,给人以特别的美的感受!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说:“稼轩中秋饮酒达旦,用《天问》体作《木兰花慢》以送月曰:‘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,去悠悠?是别有人间,那边才见,光影东头?’词人想象,直悟月轮绕地之理,与科学家密合,可谓神悟!”在宋代词人中,辛弃疾一向被推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。所谓“豪”,就是豪纵跌宕,横绝古今;所谓“放”,就是雄放恣肆,别开天地。辛弃疾的词,的确达了这种境界。他这首用《天问》体写的词,通篇设问,一问到底,这在宋词中是一创格,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、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。它打破了词的上下片的界限,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。词的用韵也完全适应豪纵激宕的感情,读起来一气贯注,势如破竹。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,使词这种形式更能挥洒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,给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。并且,这首词还有其另外一层含义,即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思。在这首词中,作者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,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,“怕万里长鲸,纵横触破,玉殿琼楼”,强烈地透露出作者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,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,寓意深刻。当然,喜欢辛弃疾,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词,更是他通过他的词所表达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!

提起李白,只要有点中国文化学识的人都知晓他的大名,他是唐朝三大代表诗人之一,被后来的人们称为“诗仙”,阅读他的诗歌,可以激发你满身的豪气,如“抑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,“天生我才必有用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等,在他的咏月中《把酒问月》最具有代表性。

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

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!

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
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。

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。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,从多侧面、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,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、人生短促的慨叹,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。

全诗十六句,每四句一换韵。悠悠万古,长存不变的明月,是永恒时空里的奇迹,常常引起人类的无限遐思。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,以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,极有气势。诗人停杯沉思,颇有几分醉意,仰望苍冥发问道:这亘古如斯的明月,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?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,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,"停杯"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。三四句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。古往今来,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,但皆是徒然,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

辉普照尘世,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。两句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、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,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。"皎如"两句极写月色之美。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,月亮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,散射出清澄的光辉,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。诗人以“飞镜”为譬,以“丹阙”、“绿烟”为衬,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动人,光彩夺目。“但见”二句,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。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,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,如此循环不已,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。两句中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,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深沉叹惋。“嫦娥”两句驰骋想象,就月中的白兔、嫦娥发问,是诗人的第二次问月。白兔在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,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,到底谁来陪伴她呢?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,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的情怀。“今人”两句,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。“今人不见古时月”,实际是在说“今人不见古时人”;“今月曾经照古人”意味着“古月依然照今人”。明月万古如一,而人类世代更替,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,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。结尾四句收束上文,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。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,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,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,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!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,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,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。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,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,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,在瞬间把握永恒。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,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,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。

全诗感情饱满奔放,语言流畅自然,极富回环错综之美。其立意上承屈原的《天问》,下启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。情理并茂,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
中秋咏月的诗词实在是太多太多了,阳春白雪,下里巴人,那真是应有尽有。由于我们第一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,知识储备不同,文学素养不同,你都能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找到你心仪的所在。朋友们,如果是因为天公不作美你与明月无缘,抑或是你因为特殊情况你无法去欣赏那一轮明月,那就请你走进诗词中,与先人一道作一番神交吧!

借用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的结尾与大家共勉: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!

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。根据史籍的记载,“中秋”一词最早出现在《周礼》一书中。到魏晋时,有“谕尚书镇牛淆,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”的记载。直到唐朝初年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。《唐书·太宗记》记载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与元旦齐名,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

根据我国的历法,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,为秋季的第二个月,称为“仲秋”,而八月十五又在“仲秋”之中,所以称“中秋”。中秋节有许多别称:因节期在八月十五,所以称“八月节”、“八月半”;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“月”进行的,所以又俗称“月节”“月夕”;中秋节月亮圆满,象征团圆,因而又叫“团圆节”。在唐朝,中秋节还被称为“端正月”。关于“团圆节”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。《西湖游览志余》中说:“八月十五谓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送,取团圆之意”。《帝京景物略》中也说:“八月十五祭月,其饼必圆,分瓜必牙错,瓣刻如莲花。”

适逢中秋之夜,我仰望天空,望见一轮圆月,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,天空中有层层清云,如烟似雾,弥蒙在月光下。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,牵于二者之间,淡淡的点上一圈,既不喧宾夺主,又有万般娇态。

有人说,新月似芽,半月如瓢,圆月如西子之明眸。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,实为不妥,谚语有“八月十五云遮月”之说。云生月隐,神秘、迷离。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,却独具情调。

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,听她讲古老的传说;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。不过,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。这才是真实的接触,是老朋友的祝福。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,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,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,感受“月中清露点朝夜”。

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《中秋对月》中“直到天头无尽处,不曾私照一人家”的诗句,也曾看过李白《峨眉山月歌》中“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”的绝对,还有朱自清先生的《荷塘月色》。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,《峨眉山月歌》抒发对故友的思念,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。他们均写月,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,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,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。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、温柔、恬静的象征。尤其是中秋圆月,多少诗人睹物生情,写下传世之作;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。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,我记起台湾的地震,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,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。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。她,繁忙的信差,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。那么,原来思念、温柔、美好、恬静的象征中,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,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,想到明天的美好。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,但却更能唤起联想——在困难之时,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,给你帮助和温暖。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,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——人性。大海纳百川,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,在她的温柔恬静中,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,化成云雾环绕其周。这是意境,注入新象征的意境。

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,冲刷掉世间的不平。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,朋友,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,畅想明天,畅想属于自己的“心月”吧。

初一周记写中秋的.doc
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
点击下载文档
QQ咨询:272876225
客服热线:199-7086-1797
微信加好友

微信客服